PG电子·(中国)人生就是博

产品与业务

健康来自pg电子.pg电子带来希望

盐酸克林霉素胶囊

所属分类:

产品描述

 

盐酸克林霉素胶囊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警告

括盐酸克林霉素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会引起艰难梭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 相关性腹泻 (CDAD),严重程度可由轻度腹泻到致命性结肠炎。抗菌药物治疗可改变肠道正常菌群,导致艰难梭菌的过度生长。

服用盐酸克林霉素后可能引起重度结肠炎,重度结肠炎有致命风险,因此本品只适用于毒性较低的抗菌药无法治疗的严重感染,详见适应症和用法。盐酸克林霉素不得用于非细菌性感染,如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

艰难梭菌产生毒素 A 和毒素 B,进而促进 CDAD 的发生。产超毒素的艰难梭菌菌株可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由于这些感染会对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要结肠切除术治疗。对于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的所有患者应考虑CDAD由于曾经有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超过2个月后发生CDAD的报道,因此有必要仔细询问病史。

若怀疑或已确诊 CDAD,则需要停用不针对艰难梭菌的抗菌治疗,需要根据临床指征适当的调节水和电解质,补充蛋白质,并给予针对艰难梭菌的抗菌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评估。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克林霉素胶囊

英文名称:Clindamycin Hydrochloride Capsules

汉语拼音:Yansuan Kelinmeisu Jiaonang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克林霉素

化学名称为:7-氯-6,7,8-三脱氧-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l-硫代-L-苏式-α-D-吡喃半乳辛糖甲苷盐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8H33ClN2O5S·HCl

分子量:461.44

【性状】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或颗粒。

【适应症】 

克林霉素适用于由敏感厌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克林霉素适用于由链球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敏感菌株引起的严重感染,但仅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或经医生判断不宜使用青霉素的患者。由于存在结肠炎风险(见【黑框警告】),医生在选用克林霉素前,应先考虑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有无毒性较低的替代药(如红霉素)。

厌氧菌: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如脓胸、厌氧菌性肺炎和肺脓肿;严重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腹腔内感染,如腹膜炎和腹腔内脓肿(一般由滞留于胃肠道中的厌氧菌引起);女性骨盆和生殖道的感染,如子宫内膜炎、非淋菌性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蜂窝织炎和手术后阴道穹隆感染。

链球菌:严重的呼吸道感染;严重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葡萄球菌:严重的呼吸道感染;严重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肺炎球菌:严重的呼吸道感染。

应通过细菌学研究确定病原菌及其对克林霉素的敏感性。

为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保证克林霉素及其他抗菌药的有效性,克林霉素仅用于治疗或预防已证明或高度怀疑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在选择或调整抗菌疗法时应考虑已获得的培养和药敏信息。若无此类资料,则参考当地的流行病学和药敏特征并凭经验选择疗法。

【规格】

0.15g(按C18H33ClN2O5S计)

【用法用量】 

治疗期间若发生明显腹泻,应停用本品(见【黑框警告】)。

成人:严重感染:一次 150300 mg,每 6 小时一次。更严重感染:一次 300450 mg,每 6 小时一次。

儿童患者(能吞服胶囊的儿童):严重感染:816 mg/kg/日,分34次口服。更严重感染:1620 mg/kg/日,分34次口服。

用足量水送服本品,以防药物刺激食管。

本品不适用于不能吞服完整药物的儿童。胶囊不能提供准确的 mg/kg 剂量,在某些情况下需使用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口服液。

若出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治疗应持续至少 10 天。

【不良反应】 

1、感染和侵染:艰难梭菌结肠炎

2、胃肠道:腹痛、伪膜性结肠炎、食管炎、恶心、呕吐及腹泻(见【黑框警告】)。伪膜性结肠炎症状可于抗菌治疗期间出现,也可发生在抗菌治疗后(见【注意事项】)。曾有食管溃疡的报告。曾有口服后出现异味或金属味的报告。

3、超敏反应: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是全身轻度至中度麻疹样(斑丘疹)皮疹。曾在药物治疗期间观察到水泡性皮疹以及荨麻疹。可能发生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重度皮肤反应,有时致命(见【注意事项】)。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AGEP)、多形性红斑,部分表现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和超敏反应等也有报告。

4、皮肤和粘膜:曾有瘙痒、阴道炎、血管性水肿病例报告,罕有剥脱性皮炎病例报告。

5、肝脏:曾在克林霉素治疗期间观察到黄疸和肝功异常。

6、肾脏:尽管尚未确定克林霉素与肾损伤之间有直接关系,但曾观察到氮质血症、少尿和/或蛋白尿等肾功能障碍的表现。

7、造血系统:曾有一过性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报告。另有粒细胞缺乏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报告。上述报告均不能确定与服用克林霉素有直接关系。

8、免疫系统:曾有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的药物反应 (DRESS) 的病例报告。

9、肌肉骨骼系统:曾有多发性关节炎的病例报告。

【禁忌】

对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包括盐酸克林霉素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会引起艰难梭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 相关性腹泻 (CDAD),严重程度可由轻度腹泻到致命性结肠炎。抗菌药物治疗可改变肠道正常菌群,导致艰难梭菌的过度生长。

服用盐酸克林霉素后可能引起重度结肠炎,重度结肠炎有致命风险,因此本品只适用于毒性较低的抗菌药无法治疗的严重感染,详见适应症和用法。盐酸克林霉素不得用于非细菌性感染,如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

艰难梭菌可产生毒素 A 和毒素 B,进而促进 CDAD 的发生。产超毒素的艰难梭菌菌株可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由于这些感染会对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要结肠切除术治疗。对于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的所有患者应考虑CDAD。由于曾经有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超过2个月后发生CDAD的报道,因此有必要仔细询问病史。

若怀疑或已确诊为 CDAD,则需要停用不针对艰难梭菌的抗菌治疗,需要根据临床指征适当的调节水和电解质,补充蛋白质,并给予针对艰难梭菌的抗菌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评估。

2、过敏反应和重度超敏反应

曾有过敏性休克和过敏反应的报告(见【不良反应】)。

曾有重度超敏反应的报告,包括重度皮肤反应,如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TEN)、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的药物反应 (DRESS)、Stevens-Johnson综合征 (SJS),有时致命(见【不良反应】)。

若出现过敏反应或重度超敏反应,应永久停止治疗并制定适当的疗法。

应认真询问患者对药物和其他过敏原的过敏史。患者对林可霉素过敏时有可能对克林霉素也过敏。

3、克林霉素不能充分扩散到脑脊液中,本品不适用于治疗脑膜炎。

4、下列情况应慎用:①胃肠道疾病(特别是结肠炎)或有既往史者。②对于有遗传性过敏症的患者。

5、 根据经验,有一部分伴发重度疾病的老年患者对腹泻的耐受性较差。对该类患者使用克林霉素时,应监测其大便频率的变化。

6、肾病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在中度及重度肝病患者体内,克林霉素半衰期延长,但根据研究推断,每隔8小时给药很难发生药物蓄积,因此肝病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在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重度肝病患者的肝酶水平。

7、使用本品偶见非敏感菌(尤其是酵母菌)过度生长,若发生双重感染应根据临床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8、在尚未确诊或高度怀疑细菌感染时,以及在不符合预防适应症的情况下,服用本品不会为患者带来益处,还会增加产生耐药菌的风险。

9、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以及血细胞计数检查。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

对妊娠期妇女的临床试验中,妊娠中末期服用克林霉素,未发现先天性异常发生率升高。对于妊娠早期的妇女尚无充分的、良好对照的临床研究。由于动物生殖研究不一定可预测人体反应,因此只有在必须要用的情况下才能将克林霉素用于妊娠妇女。

大小鼠口服给药600mg/kg/日(成人最高推荐剂量的3.2倍、1.6倍),经皮给药250mg/kg/日(成人最高推荐剂量的1.3倍、0.7倍),未见致畸性。

哺乳期妇女:

用药时母乳中克林霉素含量为0.73.8mcg/ml,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克林霉素可能会对其胃肠道菌群产生不良影响。如哺乳期妇女需口服或静脉注射克林霉素,不必停止哺乳,最好使用替代药。需对婴儿进行监测,观察可能对胃肠道菌群产生的不良影响,如腹泻、念珠菌病(鹅口疮、尿布疹)或便血(较罕见,提示可能为抗生素性结肠炎)。考虑母乳喂养对婴儿益处的同时,也应兼顾哺乳期妇女对克林霉素的临床需要以及克林霉素对母乳喂养婴儿的任何潜在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

当儿童患者(出生至16岁)服用本品时,应监测器官功能。

【老年用药】 

克林霉素的临床研究未包括足够多的 65 岁及以上患者,尚不能确定该群体的不良反应是否与年轻患者有差异。已报告的其他临床经验表明,大多数抗生素伴发的抗生素性结肠炎和腹泻(艰难梭菌所致)在老年人(>60 岁)中发生率更高,且可能更严重。对于这些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腹泻情况。

对于正常肝功能和正常(根据年龄调整)肾功能的年轻受试者和老年受试者,口服或静脉给予克林霉素,药动学方面未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显著差异。

【药物相互作用】

1、已有研究表明克林霉素具有神经肌肉阻滞性,可增强其它神经肌肉阻滞剂的作用。对于接受此类药物的患者,应慎用克林霉素。

2、克林霉素主要由 CYP3A4 代谢,少量经 CYP3A5 代谢,CYP3A4CYP3A5 的抑制剂可增加克林霉素的血药浓度,而其诱导剂可降低克林霉素的血药浓度。如本品与CYP3A4 的强抑制剂合用,需监测不良反应;如与 CYP3A4 的强诱导剂(如利福平)合用,需关注本品的有效性。体外研究表明,克林霉素不抑制 CYP1A2、CYP2C9、CYP2C19、CYP2E1、CYP2D6,仅中度抑制 CYP3A4

3、与抗蠕动止泻药、含白陶土止泻药同用:克林霉素在疗程中,甚至在疗程后数周有引起伴严重水样腹泻的伪膜性肠炎可能。因可使结肠内毒素延迟排出,从而导致腹泻延长和加剧,故抗蠕动止泻药不宜同用。含白陶土止泻药和克林霉素同时口服,后者的吸收将显著减少,故两者不宜同时服用,须间隔一定时间(至少2小时)。

4、可增强吸入性麻醉药的神经肌肉阻断现象,导致骨骼肌软弱和呼吸抑制或麻痹(呼吸暂停),在手术中或术后同用时应注意。以抗胆碱酯酶药物或钙盐治疗可望有效。

5、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本品的呼吸抑制作用与阿片类的中枢呼吸抑制作用可因累加现象而有导致呼吸抑制延长或引起呼吸麻痹(呼吸暂停)的可能,故必须对病人进行密切观察或监护。

6、本品具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与抗肌无力药合用时将导致后者对骨骼肌的效果减弱。为控制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在合用的疗程中抗肌无力药的剂量应予调整。

7、氯霉素或红霉素在靶位上均可置换本品,或阻抑后者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结合,体外试验显示本品与红霉素具拮抗作用,故本品不宜与氯霉素或红霉素合用。

【药物过量】 

小鼠静脉给药855 mg/kg以及大鼠口服或皮下给药2618 mg/kg 时,均观察到有统计意义的死亡率。小鼠出现惊厥和抑郁症状。

通过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无法有效清除血清中的克林霉素。

【药理毒理】 

本品的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同,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本品对需氧革兰阳性球菌有较高抗菌活性,如葡萄球菌属(包括耐青霉素及甲氧西林敏感株)、溶血性链球菌、草绿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对厌氧菌亦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拟杆菌属、梭形杆菌属、放线菌属、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等大多均对本品敏感。

本品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一般系抑菌剂,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 

吸收

24 名正常成年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给药 150 mg 盐酸克林霉素,结果显示:盐酸克林霉素口服后迅速吸收;45 分钟后血清浓度达到峰值,平均为 2.50 mcg/ml3 小时后平均血清浓度为 1.51 mcg/ml,6 小时后为 0.70 mcg/ml。口服吸收率为 90%,饮食对血清浓度无影响。不同个体以及不同剂量的血清浓度具有一致性且有规律可循。长达 14 天的重复给药后未发现药物蓄积或药物代谢的变化。健康志愿者每日服用2 g的克林霉素,持续 14 天,对本药耐受良好,但胃肠副作用的发生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

分布

随着剂量增加,克林霉素的血清浓度呈线性升高。采用一般建议的剂量给药后,血清浓度能够保持在最小有效抑菌浓度之上至少六小时。克林霉素广泛分布在体液和组织(包括骨骼)中,但在脑脊液中分布很少,即使在脑膜发炎时也达不到有效浓度。

代谢

人类肝脏和肠微粒体的体外研究表明,克林霉素主要通过细胞色素 P450 3A4 (CYP3A4) 代谢,少量通过 CYP3A5 代谢,代谢产物为克林霉素亚砜和少量的 N-去甲基克林霉素。

排泄

平均半衰期为 2.4 小时。约 10% 的活性物质通过尿液排出,3.6% 的活性物质通过粪便排出,剩余的以无活性代谢物的形式排出。

特殊人群

肾损伤患者

肾功能明显下降的患者,克林霉素的血清半衰期稍有延长。通过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无法有效清除血清中的克林霉素。

老年患者

老年志愿者(61~79 岁)和年轻志愿者(18~39 岁)静脉给予磷酸克林霉素后,年龄对克林霉素的药代动力学(清除率、消除半衰期、分布容积和血清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没有影响。口服盐酸克林霉素后,老年患者中的平均消除半衰期较长,约 4.0 小时(范围:3.4~5.1 小时),而年轻成年患者中的平均消除半衰期为 3.2 小时(范围:2.1~4.2 小时)。但是,各年龄组间的吸收程度并无不同。因此,对肝功能和肾功能(根据年龄调整标准)正常的老年患者用药时不必改变剂量。

【贮藏】密封保存。

【包装】铝塑泡罩包装(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药品包装用铝箔);每板10粒,每盒1板;每板10粒,每盒2板。

【有效期】24个月

【执行标准】YBH05682020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0486

【上市许可持有人】

   称:pg电子药业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驻马店市驿城区光明路2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pg电子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驻马店市驿城区光明路2号

邮政编码:463000

电话号码:0396-3823623  0396-382356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电话)

传真号码:0396-3815761

   址:https://www.cqdtyl.com

版权所有©pg电子药业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非经营性-2024-0050

本网站已支持IPV6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

SAF Coolest v1.3.1.2 设置面板MMJSX-AGTG-PSAEE-ZQW

违禁词: 第一,最,一流,领先,独一无二,王者,龙头,领导者,极致,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正在更新中,敬请期待!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

V1.3.1 SVG图标库请自行添加图标,用div包起来,并命名使用